一座城市以奮斗之姿釋放滿滿誠意,一所大學以擔當之勢服務地方發展。11月5日,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就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深化地校合作,我市4位主要領導帶領發改、教育、科技、人社等15個部門“組團吉林大學行”,開展地校對接活動,簽署《長春市人民政府 吉林大學戰略合作協議》(以下簡稱《戰略合作協議》)。這場高規格活動,不僅是地校雙方在理論思想深度契合下的一次實踐探索,更是推動城市與高校共生、共榮、共進的有力契機。
一邊是兼具深厚底蘊與創新活力的現代化都市——長春,一邊是扎根黑土地且擁有雄厚學科優勢的高等學府——吉林大學,此次地校對接活動將二者的深度合作推向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從歷史淵源到發展動力,從資源稟賦到目標愿景,長春市與吉林大學在溝通中找尋到了彼此的天然契合點與廣闊的合作空間,如同摯友般在新時代的坐標中攜手前行、相互成就,為長春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同題共答中強化地校使命擔當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壯闊征程中,長春市與吉林大學肩負著相同的使命與擔當,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二者正以協同創新為筆、以融合發展為墨,書寫著地校深度合作的嶄新篇章,在同題共答中實現雙向賦能。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恰好契合了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我們后續的人才培養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了絕佳契機。”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國家級領軍人才白雪參與了本次地校對接活動,在接受采訪時她暢談對此次合作的感悟與期待。“吉林大學成立卓越工程師學院,推出‘企業出題、校企共建答題’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人才打造類企業的培養環境。”據白雪介紹,目前,學院已與一汽集團等坐落在長春的企業建立深度合作,學校針對性設定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助力人才快速適配企業崗位需求,助力長春市產業發展。
共同推動吉林大學沿前進大街向南戰略布局,合力打造長春永春醫藥城;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質生產力;共同強化戰略人才培養,打造東北區域人才高地……我市與吉林大學共同研究起草并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形成了52項合作事項清單,重點圍繞4個領域深化合作,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升級與人才引育,為地校深入合作描繪出了清晰圖景。
同向發力探索地校合作新路徑
同向發力探索地校合作新路徑,關鍵在于貫通創新鏈條、實現資源共用與成果共享。吉林大學作為創新策源的高地、人才集聚的磁場、文化建設的沃土,優勢領域、發展方向與長春市契合度很高且互補性很強,有利于雙方攜手共同服務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校城融合發展新樣板。
“本次長春市與吉林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地校融合發展開啟了新篇章,不僅為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提供了戰略支撐,也為長春永春醫藥城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長春永春醫藥城管委會副主任胡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共同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永春片區集聚,賦能永春醫藥城高標準建設,加快打造新質生產力集聚區、高質量發展增長極,推動吉林大學沿前進大街向南戰略布局,地校攜手、相互成就,必將釋放巨大發展勢能。“下一步,長春永春醫藥城將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力服務與承接好吉林大學沿前進大街向南戰略布局。凝聚雙方共識,匯集優質資源,與吉林大學攜手,將長春永春醫藥城打造成為校城合作的標桿。”胡毅表示。
“十五五”時期,是長春實現全面振興率先突破的加速推進期,也為地校的深入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長春為吉林大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舞臺,吉林大學也為長春注入了不竭的創新動力,這種雙向奔赴的合作,既勢在必行,也正當其時。正如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車志昕所言:“下一步,我們將與吉林大學保持常態化對接,以52個合作事項為抓手,組織相關部門抓緊工作,逐個事項抓落實,推動合作協議盡早落地見效。衷心希望與吉林大學的合作日益深化,關系日益緊密,在更多領域開展更深層次的務實合作,充分利用吉林大學的智力資源和人才優勢,幫助長春破解發展瓶頸、服務國家戰略,共同開啟地校合作新篇章。”
同頻共振推動合作取得新成效
地校合作不是簡單的資源疊加,而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協同效應。通過機制創新與制度保障,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平臺共建、成果共創,形成地校雙向賦能的良性循環,地校的合力才能真正加速釋放。
長春市深入實施“百萬大學生來(留)長工程”,持續打好政策供給、崗位開發、就業培訓、住房保障等服務“組合拳”,為吉林大學學子留長提供優質就業創業環境。在前不久舉行的吉林大學2026屆畢業生秋季雙選會上,我市人才服務局的展位成為不少學生光顧的重要點位。“每年的春招和秋招兩季,組織長春本地企業參加吉林大學的大型招聘會已經成為長春市人才服務局的一項常規工作,旨在留住吉林大學的優質人才資源。”市人才服務局的工作人員史洋介紹,除了講解人才政策,市人才服務局為雙選會帶來了78家企業,提供崗位1864個,涵蓋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領域,為吉林大學學子留長發展提供多元選擇。
“近年來,長春市推出了一系列力度大、誠意足、針對性強的政策舉措,為高校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吉林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副主任賈曉輝介紹,5年來,吉林大學畢業生留長就業人數從2021年的2215人,增長到今年的3720人,提高了67.95%,創歷史新高。其中,留長就業學生多集中于長光衛星、中車長客、吉林銀行、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等高質量用人單位。“接下來,吉林大學將持續深化地校務實合作,把促進畢業生留長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畢業生留長量質協調,量質雙升。”賈曉輝表示。
吉林大學傾力為國育才,長春傾力為吉林大學學子留長發展鋪路搭橋,雙方在人才共育、共享上形成高度契合,共同構建起城市成就人才、人才支撐發展的生動畫面。同心掬得滿庭芳,雙向奔赴啟新程。從政府搭臺筑基到高校賦能蓄勢,從單點合作到全方位融合,長春市與吉林大學的合作早已超越了簡單的地校合作,實現了從“有界”向“無界”的轉變,成為地校共生、協同發展的生動典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長春市與吉林大學將繼續秉持勢在必行的信念,以更深層次的合作、更務實的舉措,在人才共育、科技轉化、產業升級等領域持續發力,讓雙向奔赴的道路越走越寬,為長春實現全面振興率先突破提供更加強勁的支撐,共同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振興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