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組亮眼的數字:“十四五”期間,長春市預計接待游客6.8億人次,實現游客出游總花費1.18萬億元,較“十三五”分別增長66%和40%。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長春先后獲評避暑旅游十佳城市、中國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等稱號。
一組組數字、一份份榮譽,共同見證著長春文旅產業的躍升。“十四五”期間,長春市錨定“國家文化和旅游產業高地”目標,將文旅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的支柱產業大力培育,以“文旅+”“+文旅”雙向融合為路徑,推動產業發展從“一季熱”到“四季火”、從“景點游”到“全域游”的跨越式升級。如今,文旅產業已成為長春振興發展的“新引擎”和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融合賦能,激活全域發展動能。“十四五”期間,長春深挖資源,新民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北京大街西歷史文化街區、寬城子歷史文化街區、人民廣場陸續煥新開放,將歷史資源活化煥新。歷屆長春電影節吸引電影人和影迷齊聚,長影舊址博物館創新內容后外地游客占比提升,電影《茶啊二中》帶動文旅消費,長春航空展成為“航空+文旅”標桿,一汽工業旅游基地等工業遺存轉型文旅空間,產業與文旅深度融合,為文旅市場注入新活力。與此同時,伊通河綜合治理將肆季南河等沿線景點“串珠成鏈”,長春市動植物公園“夢幻西游季”打造出現象級IP“雪餅猴”,凈月-蓮花山獲批國家文化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繪就生態文旅畫卷。
品牌提質,打造四季旅游標桿。聚焦“四時俱好是長春”品牌體系,長春深耕冰雪、避暑優勢。冰雪品牌穩居前列,2024-2025雪季,僅長春冰雪新天地接待游客即超120萬人次,瓦薩國際滑雪節規模更是創歷史新高;夏季以“22℃的夏天”為名片,長春打造消夏藝術季,以多元產品帶動消費;春秋推出特色節慶活動,形成四季聯動格局,僅2025年國慶中秋假期,長春即接待游客1590萬人次、實現消費116.6億元,外地游客接待量和星級酒店入住率均創歷史新高。
基礎夯實,筑牢產業發展支撐。長春完善政策體系,設立專項資金,經營主體快速增長。組建長春市文旅集團,引進華強方特等龍頭企業,2025年全市5000萬元以上文旅重點項目88個,計劃總投資超1000億元。如今,長春已擁有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3家,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1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2家、示范基地7家,孵化企業1400余家,年營收近50億元。
為更好地服務游客,長春還構建“君至長春”數字文旅平臺,實現“一部手機游長春”,一系列細節服務和“投訴即辦”機制,更是讓“親民好客、包容大氣”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十四五”期間,長春文旅產業實現規模、品質、品牌的全面跨越,彰顯“長春就是長春”的獨特魅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長春將繼續聚焦“國家文化和旅游產業高地”建設,加快打造全國知名旅游目的地、世界級冰雪和避暑旅游勝地,推動文旅產業成為長春新的支柱產業,推動長春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